在愛裡,失智不可怕
2020/05/26
3360

這個家,晚餐吃得早,因為家裡「年紀最小」的失智阿嬤7點半要就寢。一家子7口人圍坐餐桌前,吃飯不忘配話,哈哈哈的笑聲是背景音。始終搭不上話的阿嬤,沒有被冷落的感覺,臉上掛著慈愛的笑容。兒子不經意就會揉揉媽媽的肩,女兒會握握媽媽的手,其他人講話時沒有忘記眼神望向阿嬤,「小孩」永遠是家人寵愛的焦點。

 

被這一幕感染的人,一定會忍不住唱起《我的家庭真可愛》這首童謠。照顧失智症患者,應該勞心又勞力?豈能如此歡樂?這家人究竟是怎麼辦到的?

 

「把他當小孩照顧。」綉裡阿嬤的兒子劉耀環分享心得:母親覺得自己只有10歲,我們就用照顧10歲孩子的心情去照顧他、包容他。

 

秘訣1. 欣然接受,就會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

 

劉耀環清楚記得,106年1月,帶母親去美容院洗頭,「問她,洗頭多少錢?她回答,20塊,」明明給的是一千塊,母親卻以為手上拿的是一百塊,覺得不對勁,趕緊帶母親就醫。

 

一開始他很沮喪,「怎麼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要問?」即便已經確診,他還是無法將母親的退化行為與失智症連結、無法接受母親的改變,足足調適了半年。

 

「得這個病,不是她願意的,你生氣沒用、你失望也沒用,你只能接受。」釋懷之後,他發現排除心理障礙,「接受,耐心就會出來」,用平常心面對,照顧工作反而變得順利許多。

 

「失智的人,其實很敏感。」劉耀環有感而發地說,比如:動不動反駁失智症患者的說法,你的生氣、不耐,患者都能感受得到,覺得被否定,可能跟著生氣,可能變得消極,於是更加退縮。「現在,我和家人都學會附和母親,無論她說什麼,我們都說:對、對、對,也學會用鼓勵的方式,讓她持續自理生活,例如,她擦完臉,我馬上會說:讚、讚、讚,她便很樂意做這件事。」

 

反過來順應失智症患者,劉耀環一家人找到與綉裡阿嬤和諧相處的方式。綉裡阿嬤感受不到壓力,看到人就笑。

 

秘訣2. 生命共同體,照顧工作是全家人的事

 

「我們家算是幸運的,人多的好處是,可以互相支援。」劉耀環安慰地說,母親是小女人個性,喜歡依賴人,生病之後更沒安全感、更黏人,如果照顧責任落在同一個人身上,那個人永遠走不開身。

 

他說,家人是彼此的生命共同體,連分工都不需要商量,「我最早起,所以我負責幫忙母親梳洗,輪到我梳洗,就換太太照顧,輪太太梳洗,就換大姊來陪伴;母親作息規律,晚上7點半就準備睡覺,但她需要身邊有人才睡得著,我和大姊輪流,小孩寒暑假也會自動加入陪睡行列。」

 

唯一讓劉耀環煩惱的是,全家人都出門上班、上學,誰來照顧失智母?「多虧屏東市有畢嘉士永大日照中心這個資源,否則我差點得辭掉工作回家照顧。」他說,讓母親去日照接收多方面刺激,對延緩退化有幫助,加上那裡有很多人陪母親一起活動、吃飯,自從適應日照的生活,母親每天都過得很開心。

 

 

秘訣3. 想一想生病之前,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

 

失智,不是一個人的全部。母親生病後,劉耀環時常感念母親的「好」。

 

「她待人很好。」訪談過程中,劉耀環不只一次這麼說,「她如果要送朋友禮物,會花很多心思準備,要送一定送最好的;照顧公婆也是,處處都設想得很周到。」在劉耀環眼裡,母親也是一個勇敢的人。「62歲那年,她突然說要去念小學,從田裡回來,張羅好家人的晚餐,便獨自搭公車去夜校,鄉下沒什麼人搭公車,整台車常常只載她一個人,拿到畢業證書那天,她好高興。」

 

綉裡阿嬤的身教深深影響她的四個小孩,她用滿滿的愛拉拔孩子們長大,現在孩子們和孫子們,一大家子的人也用滿滿的愛守護著她。

 

秘訣4. 照顧不全然是痛苦,笑容是最有效的藥

 

凡事都有一體兩面。劉耀環認為,照顧失智者不全然是痛苦的。「母親以前記憶好,還會有隔夜氣,現在通通不會了,馬上忘記,每天笑嘻嘻。」面對失智症患者時常說出不符合現實的話,他當作是腦筋急轉彎遊戲,「比如,外面牛很多,其實是車子很多的意思;雨好大,其實是天色暗的意思,猜對了,很有成就感。」

 

「你笑,她也跟著笑,」照顧失智母親三年多,劉耀環覺得笑容是最有效的藥。「母親願意配合我做任何事,是因為她從我這裡得到安全感。」現在的綉裡阿嬤已經忘記什麼是刷牙、什麼是洗臉。劉耀環像帶小孩一樣,一個動作、一個動作慢慢教,與母親的感情變得更加親密。

 

他感恩老天爺厚愛他們一家人,將母親失智與父親離世安排在同個時間點,「我的父母很恩愛,母親不知道父親已經過世,只知道父親去住旅館(靈骨塔),如果不是因為失智,她肯定承受不了這個打擊,能夠看到80多歲的老母親每天無憂無慮、笑容滿面,是我們家的好福氣。」

 

話鋒一轉,他看著餐桌對面的三個兒女笑著說:「你們看我這樣對阿嬤,應該知道以後要怎麼照顧我吧!」哈哈哈的背景音再次響起。在愛裡,我們不必害怕失智。

 

<支持畢嘉士有盼望的老年>

nex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