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大樂林居最美麗的風景:志工
2022/01/03
1562

永大樂林居──五年前,「畢嘉士基金會」打造此地,一個由廢棄拖吊場改建的多元照顧中心。然而,初來乍到,誰都不認識的情況下,想為社區勾勒有盼望的幸福老後,到底該怎麼實踐?

 

畢嘉士執行長周文珍說,「幸好,我們有志工。」屏東有一個特殊性:獨居、偽獨居、雙老的情況尤其多,「加上永大樂林居緊鄰有上千住戶的國宅,可以想像的服務需求,近在眼前,沒有門路的我們,當初是仰賴志工,領著我們去認識社區。」

 

「志工就住在社區裡,社區的歷史、文化、族群背景,他們比我們更清楚。」社工陳倩儀形容找到這群志工像是挖到寶,「宣傳單誰可以幫忙發、為什麼社區需要這樣的服務、怎麼去跟不同的意見領袖建立合作默契......」這些,都是永大樂林居做社區服務這五年來,向志工學習的。

 

 

是志工,也是組織共創願景的好伙伴

 

把人從社區吸引過來中心共聚同樂,或是以中心為圓點把關懷擴散出去,永大樂林居辦得到也是因為志工。督導林春惠笑道:雖然一開始,志工是有點誤打誤撞進來的,「他們大部分來自附近的婆婆媽媽、剛退休的大哥大姊,他們來做志工是想『快樂地』服務人,不要有壓力,可是,我們卻希望他們『成長』。」

 

每當志工來敲門,社工陳倩儀總是先分享組織願景,讓新成員理解組織對志工的看重。「在這裡,他們是志工,也是永大樂林居珍貴的伙伴,他們的意見會被尊重、想法會被聆聽,像是去社區設置長照諮詢站,就是志工團隊的提議,地點、時間也是採納他們的判斷,最終做出最具效益的選擇。」陳倩儀說。

 

 

每個加入永大樂林居志工隊的人後來都會發現,做志工好像跟一開始自己設定的不太一樣──原本以為自己只能給出「這些」,透過參與教育訓練、培訓課程、共識營,他們發現原來自己還能給出「那些」──退休警察也可以是母親節活動的主持人;幼稚園老師也可以是導覽機構的解說員;會計主管也可以是繪本的說書人;小吃店老闆娘也可以是潮舞社團的助教;家庭主婦也可以是烘焙課的講師......「獲得學習機會後,接著得到舞台,因為看見不一樣的自己,變得更喜歡自己,」林春惠說,現在新任務一來,志工們不會抗拒,反而會說:「謝謝督導、謝謝倩倩給我機會。」

 

默默出手的暖心舉動成就社區的幸福

 

當志工習慣把自己放在永大樂林居的團隊裡,去思考組織做的每件事,「做著做著,這群志工似乎漸漸意識到──自己是在地的主人,自己的社區應該由自己來守護。」陳倩儀說,很多時候,志工的『陪伴』做得比工作人員更細膩,而永大樂林居之所以能牢牢抓住在地長輩的『心』,更要歸功於志工默默『多做了一點什麼』。

 

 

「譬如:主動回報社區弱勢長者的近況;煮雞湯幫身體微恙的長輩補身體;疫情期間替獨居長者預約疫苗、跑腿買民生用品;留意到有長輩許久沒露面,常常比我們早一步登門拜訪;活動中發現落單者,會不動聲色地靠近陪伴;或是端著自己的餐盤,刻意坐在一群高齡奶奶旁邊,寒暄聊天逗得她們笑開懷......這樣暖心的小故事幾乎天天上演。」

 

畢嘉士基金會五年前什麼都沒帶的來到永大樂林居,只描繪了願景,有一群人聽了覺得認同、志願跟隨,他們把自己會的全部掏出來,不會的拚了命去學習,為永大樂林居與社區鄰里埋下滿滿的幸福基因!

 

》支持畢嘉士有盼望的老年

 

next